
10月23日,由万向区块链实验室主办的第十一届区块链全球峰会圆满结束。会上,圆币科技行政总裁刘宇发表了主旨演讲《Web3支付:权力博弈与版图重塑》。

大家上午好!感谢李教授。李教授刚才夸了一下香港,我们就是从香港而来。圆币是一家香港土生土长的稳定币公司,我是圆币科技的CEO刘宇。我今天的题目听起来有点唬人——“权力博弈与版权重塑”。但这个标题并不为过,过去几个月、甚至过去一两年,稳定币的热潮确实超出了所有人的想象。这背后有很多原因,因为它给新金融、链上金融带来的价值是毋庸置疑的。
去年的万向峰会我也来参加了,感谢肖总、万向和HashKey的邀请。去年我讲稳定币,主要还是基于区块链全球分布式账本,把资金流和信息流合一,基于区块链的创新、货币的创新,从而在全球支付中创造高效率、低成本的价值。这些都是比较基础的内容。
今年,经过过去几个月的热潮,大家对稳定币的基本概念已经比较熟悉了,所以今天我想分享我们观察到的一些行业变化,主要集中在过去几个月到一年里发生的事情。
今天早上我看了下,稳定币的市值已经达到3100亿美金。市值虽然宏观,但其中有很多细节在发展。同时,今天峰会的主题也围绕“大规模应用”,在我们这个区域谈应用是非常合适的。我们这个区域经历过互联网金融,互联网金融在全球从1到100的规模化就是在亚洲兴起的。刚刚Lily提到的几家公司,都是我们区域在互联网金融领域的佼佼者。我很幸运在2010年左右就加入了互联网金融的创新浪潮。人才和资本是行业创新最重要的两个因素,我觉得这个区域正是这两者最好的热土。
简单介绍一下圆币。我们成立于2020年,由肖风博士、HashKey集团、众安集团以及金管局前总裁陈德霖共同创办。今天很多人谈到Web2和Web3的连接,以及这个行业要实现大规模应用必须走上合规合法化的道路。实际上,圆币在2020年就非常笃定地认为,稳定币要真正成为链上金融基建的重要环节,必须合规合法化。当时香港还没有相关的稳定币监管,而今天,香港的《稳定币发行人监管法案》已于5月21日通过,8月1日正式生效。接下来我会简要介绍香港法案的主要要点。
圆币的愿景是连接Web2和Web3,在合规的前提下将Web3技术与实体经济真正结合,赋能实体经济,推动全球金融体系的革新。此外,我们也希望通过稳定币原生的原子结算、信息流与资金流合一的特点,更细化地解决跨境支付问题,推动金融普惠。
简单介绍我们的两大核心业务,圆币做的所有事都围绕稳定币:
RD InnoTech(圆币创新科技),负责稳定币发行业务。2024年7月,我们很荣幸成为香港监管局稳定币发行沙盒的三家公司之一,参与其中。
OristaPay(源稳支付),是稳定币支付平台。过去一段时间的热潮主要集中在稳定币发行,但这个行业远不止发行,所有基建都非常重要。比如,一个传统的个人或企业进来用稳定币,稳定币放在哪里?是托管钱包还是自托管钱包?客户体验怎么样?怎么用?有哪些应用场景?是B2B、B2C还是C2C?所有这些都能在稳定币支付平台解决,也就是OristaPay。
接下来我讲一下过去一年、过去几个月行业发生了什么。
首先,今天讲的内容大都基于合规合法化的大前提。稳定币行业可能已经存在近十年,几大龙头稳定币公司也有七八年的历史,市值已达到3100亿美元规模。但实际上,合规合法化才刚刚开始不久。2023年左右只有10个国家有明确的监管框架,而今天全球大概有40多个国家和地区已经落地或正在落实稳定币监管法案,其中包括一些非常重要的金融中心,如香港、新加坡、美国、欧盟等。
同时,我们也做了细分,把全世界分成三类:
第一类是已经落地监管框架的国家和地区,包括刚才提到的那些。
第二类是正在启动监管框架讨论或咨询的,大概有40多个。
第三类是持开放态度、有一些讨论但尚未行动的,这类更多一些,但绝大多数是开放态度,而不是完全禁止。
监管版图在不断扩张,这也为稳定币下一步的大规模应用打下了很好的基础。因为只有合规合法化,相关规则才会明确。我们比较关注企业客户,企业非常关注会计准则怎么看待稳定币:如果资产负债表上有稳定币,会计准则怎么处理?海关在全球结算环节中如何看待稳定币?只有在稳定币合规合法化的前提下,行业相关规则才会明确,这是非常重要的行业动态。
市值变化非常宏观,数字一定是不断变大的,总体发行不同稳定币的数量也越来越多,两年前只有100个左右,如果把各种稳定币都算上,现在可能已经远远超过几百个,甚至已经有上千个。
当然,今天讲的主要还是法币挂钩的稳定币。大家知道稳定币有很多种,比如大宗商品挂钩稳定币、算法稳定币、Crypto稳定币等,但我们今天讨论的大规模应用的稳定币主要是法币稳定币。除了数量不断增加,市场参与者也越来越丰富,用途也越来越多样化。
行业的演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:
一是强者入场。
刚才几位嘉宾都谈到,稳定币、数字货币行业已从以前的Web3原生,发展到今天传统金融和链上金融、Web2和Web3的界限越来越模糊,互相融合越来越明显。我们行业有很多互联网金融、传统金融的巨头参与进来,包括PayPal、J.P. Morgan、Citi、Stripe、Walmart等。原来加密原生的公司也在不断扩张,从应用场景到生态版图都在拓展。比如原来主要做发行的发行商开始向应用端扩展:像Circle在做支付网络Circle PayPal network,还有专注做稳定币的链Ethena等。在传统金融入场的同时,加密原生公司中的巨头和创业公司也在不断延展,这形成了新的竞争格局。
二是应用场景的多元化。
目前,稳定币超过90%的应用还是在加密市场的交易中,作为交易媒介。但过去一年多,各种领域和场景的探索越来越丰富。现在有各种各样的B2C应用,比如在电商收款方面,越来越多的全球电商平台开始接受稳定币支付,商户也越来越多地接收稳定币。在B2B方面,我们也听到很多贸易企业在欠发达地区的贸易结算中用到稳定币,同时已经在和相关行业生态合作,比如一会儿会讲的电子提单生态,把贸易金融环节链上化。此外,C2C汇款也越来越多地用到稳定币,应用场景多元化是我们看到的另一个趋势。
三是联盟化和生态系统。
这几个行业发展是互相作用的,也是大家这两天经常讨论的问题,比如区块链的中立性、开放性。我们正处于行业形成大规模应用的初期,可能会形成一些联盟,比如Circle、Ethena、Stripe还有我们都有自己的圈子,大家都在从不同角度、从现有应用场景中做相应的创新。
比如Stripe手上有大量商户和用户,用Stripe平台支付到电商网站,它从这个角度切入往链上转化。PayPal也是类似思路,已经有这么多用户,是不是可以在中间转化用户?在行业标准化、大规模应用的过程中,一定会有一段时间的联盟化,形成一些“小花园”,但中期来看,区块链的开放、中立、全球无国界、没有小花园的特点,一定会逐渐发挥出来,优于传统金融或互联网金融。
我们经常把稳定币行业分为四层:最下面是清算层,中间是资产层,再上面是出入金层,最上层是客户端层。出入金层是连接传统金融和链上金融非常重要的一层,具体来说,是全球法币与稳定币相连接的一层,法币与稳定币全球流动性的连接非常关键。最上层是应用层,解决怎么用的问题。
这四层都会出现融合和边界不断被打破的情况,这个行业也在出现Web2互联网金融曾经出现的情况,即Super APP超级应用。在资本和人才的推动下,会有一段时间的联盟化,并产生大规模应用的超级应用,但这四层一定会不断融合,边界会不断被打破。
很多人问我稳定币的终局是什么。我个人认为,一定会有区域性稳定币的崛起,并且会有非美元稳定币的崛起,这只是时间问题,不会只停留在“如果”上。香港在稳定币监管方面引领了全球,前段时间大家也讨论过香港的稳定币监管法案,有人说有些地方有点严,但实际上香港的法案从5月21日通过到生效只经历了两个月,史无前例,表明了香港的决心。
另外,我们认为稳定币要真正被主流化应用一定会要求越来越严格——你原来的钱在银行,将来越来越多的钱会在稳定币里,这才叫真正的主流化应用。香港比较早地把这些摆在了桌面上,在这样的基础上,监管属地化的前提下,区域性稳定币一定会崛起,这也是我们的判断。
从“百花齐放”到“混乱整合”,短期来看应该是百花齐放,可能也会有一些联盟和圈子,但慢慢就会进入混乱整合。长期来看,我的判断是,全球不会只有两三个稳定币占主导,但也不会是成百上千个,一定会出现一些区域性的主要龙头稳定币。
来源:万向区块链